3月31日,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张建国来我校指导工作。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巡视员杨子春,国家外专局教科文卫专家司司长聂飙、副司长王嵩等陪同调研。我校党委书记杨贤金、校长钟志华、常务副校长伍江先后会见了代表团。
代表团一行首先来到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考察“交通安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杨贤金代表学校欢迎外专局领导莅临同济大学指导工作,介绍了同济大学引进高水平外国专家在学校争创“双一流”建设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张建国在调研中指出,希望交通安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以学科“双一流”建设为目标,大力推进国际合作、持续引进国际学者、努力改进安全现状,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交通安全学科。随后,张建国还在同济大学8自由度高仿真驾驶模拟器上进行了试驾实验。
据悉,交通安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016年入选由国家外国专家局、教育部联合资助的“111计划”,聚焦国家交通安全改善重大需求,围绕交通系统的“人-车-路-管理”核心安全保障问题,汇聚学科基础理论、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等方面的国际顶尖学者,依托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传统优势,联合相关学科开展跨学科交叉合作,助力我国交通安全改善。创新引智基地已开展了一系列国际合作研究,包括由同济大学、通用汽车、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三方合作开展的“上海自然驾驶实验”、与携手创建更安全道路联盟合作的“上海道路交通安全改善”项目和由彭博慈善基金发起并资助的“上海道路安全倡议行动”项目等。此外,依托于同济大学8自由度高仿真驾驶模拟器,创新引智基地已在道路设计安全评估、驾驶行为特征研究、智能车辆主动安全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
随后,在杨贤金的陪同下,张建国一行参观考察了同济大学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院长、风洞中心主任杨志刚教授介绍了风洞中心建设和运营概况及国际人才的引进发挥作用的情况。张建国一行饶有兴致地观看了气动声学整车风洞试验演示,通过烟流显示装置直观感受了风吹过车身表面所形成的空气流动,并深入到风洞内部,详细询问风洞解决的核心技术问题,如多频颤振等,通过每一个细节的优化,最终成为世界上最“安静”的风洞。接着,在热环境整车风洞,张建国一行进入正在做试验的风洞试验室现场感受了温度低湿度大阳光强环境下的新能源汽车热管理试验,此中心是世界上环境模拟范围最广的汽车整车风洞之一。最后,张建国一行还参观了风洞关键设备和科研成果展示,同济大学风洞中心采用数值模拟和风洞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发设计出目前世界上风阻最小的最小阻力体车。
当得知风洞中心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进行土建设计,德国WBI公司提供技术咨询,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国际知名汽车风洞技术专家Jochen Wiedemann教授担任技术顾问,同济大学多学科组成的科研团队联合攻关,多部门组成的项目管理团队协作建成时,张建国对同济大学通过借力外国专家资源建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平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汽车整车风洞的做法表示肯定。目前,风洞中心和汽车学院已进入国家外专局支持的“节能与环保汽车创新引智基地”第九年支持。
当天下午,在钟志华的陪同下,张建国一行参观了设计创意学院,走入创意工坊、SheJi出版平台、社会创新与可持续设计研究室、Fablab、JA-Lab、CDI数字创新研究中心,教工之家等,设计创意学院院长娄永琪介绍了推进计划在学院的发展中起到的关键作用。在与MIT共建的“City Science”联合实验室,团队的中外成员为张建国演示 CityScope 研究平台,介绍了平台对于城市空间内不同人群的行为模式、多样性、人口密度、业态种类等方面的模拟评估和设计决策的相关研究。在数字创新中心,张建国一行参观了HMI模拟测试平台、电子媒介实验室和混合虚拟现实协同设计平台,仔细了解HMI评估体系和基于虚拟现实的无人驾驶和机器人创新应用方面的相关研究。
设计创意学院于2015年入选外专局“国际化示范学院推进计划”。通过成建制、系统性引进外籍管理人才,更新学院体制机制模式,提高学科排名;通过引进当今世界顶尖的设计研究学者推动学术水平、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工作的建设;通过引进高层次外籍专家,学院的国内外知名度大大提高,促进学院健康的生态系统,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同济大学的设计学科已经成为上海IV类高峰高原学科,QS排名全球26位,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
张建国充分肯定了近年来同济大学在引智工作方面取得的成绩,希望学校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期待引智工作在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我校领导对国家外专局和上海市外专局给予同济大学外籍专家引智工作一贯的指导、帮助和支持表示感谢,并表示会继续扩大投入、进一步提升引智质量,服务学校的各项中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