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品先院士为青年学子解读“科学与视野” 《科学、文化与海洋》公选课第四讲开讲

发布时间:2017-04-19来源:新闻中心浏览数:123

一直以来,人类面对自然与科学,时间和空间上的拓展都受到诸多限制,尤其“人类中心观”是认知世界的大敌,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与突破呢?4月18日晚,汪品先院士继续讲授《科学、文化与海洋》第四讲:“科学与视野——时空的跨度和认识的深度”。

汪院士以科学与视野为主题旁征博引,由浅入深,针对性地分剖离析。他从人与马视角与视觉的不同,引出视野会决定人的感受与认知,所以在了解世界时,必须承认自我时空尺度的局限性。他说,其实人类相对于时间域与空间域都显得异常渺小,不能只从自己的视觉和视角出发,否则很多事情就难以理解,而科学的发展就是视野的拓展过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汪先生引用苏东坡的诗指出不同的视角能产生不同的效果,举例如地图里通常习惯上北下南,大家也都墨守成规,而澳大利亚的一个艺术家偏偏将南极朝上,还因此获得专利,实际上这便是视角的差别。他说“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原因在于视野的扩大,强调大科学要求大的视野和大的实验,应该不断拓展自己的眼光。技术进步帮助人类极大拓宽视野,但依旧缺乏透射力,至今我们对地球的深部过程了解甚微。欧盟选择地中海的深海做实验室研究中微子,同济大学目前正积极筹备的海底观测网,都是用“大尺度”研究“小问题”。

汪院士还指出,生物间的时间尺度也不相同,各有乐趣。人类的寿命虽在最近200年内突飞猛进,仍不能沉浸自己的时间尺度去看待其他生命。他分析我们看到的世界是不同时间现象在空间的投影,地球环境是不同时间尺度的循环过程叠加、组合形成的复杂系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生命可短以天计;但“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又日月恒常,人类的认知能力受寿命限制。以回归线维度为例,目前地球的倾角是23度半,但它们是变化的。如1908年台湾嘉义县造的回归线纪念碑,到1996年差了1.2公里。这是因为地倾角有四万年的周期,可以用来做地质纪年。

最后,汪院士谈及人类观察世界总是从自己的感官出发,“人类中心观”涉及时间与空间尺度,是认知世界最大的阻碍,当前人类面临着高技术发展下,“无用大众”与精英阶层的矛盾。即便人类自封为“万物之灵”,在地球演化历史的长河里,可能只是匆匆过客。汪院士以哥白尼的“日心说”为例,说明摆脱中心论的重要性,是不断拓宽视野、逐步克服的过程。

整个公选课约一个半小时,汪院士准备了精美的图件,列举大量的故事并阐释自己独到的见解,语言幽默生动,内容兼具深度与广度,鞭辟入里。汪院士从事科研几十年,作为海洋科学的执牛耳者,总结的经验与心得,对刚刚敲入门砖还在追寻科学的年轻学生们,是一笔极宝贵的财富。总之,他强调科学研究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切忌眼高手低,路是自己走出来的,“低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正如汪院士所说,真理是朴素的,科学的路上我们应该多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