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95后的公益态度,张曜麒用参加支教、建设梦想教室的自身经历阐释了青年一代的见解和思想,勇于改变,勇于奉献,这也许是95后对于公益事业最本质的坚持和理解。
演讲人简介
张曜麒
就读于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建筑学硕士研究生一年级,
同济大学第十九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
孩子们是否真的需要?支教,究竟要做什么?
我是同济大学2018级的建筑系硕士研究生,今天我分享的一个主题叫做《用自己的力量,改变教育的器量》。
大家可能会很奇怪作为一个建筑系的学生,为什么和建教育去有一个结缘?这是因为在我本科毕业以后,我报名参加了同济大学第19届研究生支教团,担任支教团的团长,回到我们同济大学的第二故乡四川李庄,成为了一名乡村支教教师。
其实在参加支教之前,我本人对于支教也有这样或那样的疑问,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一方面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当地的孩子们是否真的需要支教这样的形式?另一方面是去支教,我们这些年轻人,这些95后的年轻人究竟可以做什么?这两个问题直到我走上讲台前,甚至支教半个学期后,我都没有找到答案。但是每次我看到我们班上的学生,他们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总是几个人他的眼神是牢牢的盯着你,就是锁定在你的一举一动上,就这样的关注让我和他们之间很快地建立了一种奇妙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却让我意识到,从这一刻起,我不再是一个学生,我成为了一名教师,一个要为这些学生负责的人。
而这种联系让我们每一个去支教的人都不自觉地希望能承担更多的东西。远在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团结乡的支教团,当得知自己班上的学生因为身体残疾而辍学时,他们选择利用周末时间,先坐几个小时的车,再爬一个多小时的山路,赶到海拔2700米高的村子里,为这位学生补习基本的初中知识。本来以为身体残疾已经是生活带给这个学生的巨大不幸了,谁想到家中还有一个卧病在床的母亲和一个正在读七年级的妹妹。由于简陋的土坯房里没有电和像样的桌椅,支教老师们坐在学生家门口前的空地上完成了授课,这样的空地课堂一上,便是一年。我们几个在李庄的支教团教师,为了帮助李庄的娃儿实现自己的大学梦,周末的休息时间他们轮流为高三年级的学生开展培优补差的课程,大家都经历过高三都知道高三是怎样的一种痛苦,我们每天晚自习的时间谁没有课,谁就像这位老师一样坐在办公室里,等待回答学生们的问题,300多个日夜里始终如一。
孩子们需要教师的引导与规范,需要陪伴和倾听的朋友。
而这样的联系,这样的工作其实只是我们支教过程中的两个小片段,其实我们作为外来的支教老师,同时也是一批这样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总是满怀着一腔热血,希望去寻找一些在一个异乡,我们可以付出和努力投入的一些地方。这样的地方其实有很多,只要你去认真寻找的话。在这一年里,除了面临教学工作压力之外,我们还有更多的除了课本之外的问题。第一个就是孩子们不是天使,很多去支教的人,他们都有一个先入为主的观念,认为孩子们都是天使,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孩子们不是天使,而在在留守儿童留守学生集中的农村地区,家庭教育的缺失和教育资源的不足使得教师的规范和引导变得更加迫切。同时,学生的成长道路上不止需要传道受业解惑的老师,更需要一个善于陪伴和倾听的朋友,给他们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付出可以获得回报这样我们看来浅显的道理,是远比教书更重要的事情。所以说我之前说的这些事情,其实都是对我之前提的两个问题的答案。孩子们需要吗?还有支教究竟可以做什么?
一年之后,在我所带的高三班级高考前的最后一节班会课上,我真的是很感谢大家,所以我跟大家说:“谢谢大家,你们的努力让老师的到来有了意义。”但是没想到有个学生他站起来说:“他说谢谢老师,因为您的到来让我们意识到了自己的意义。”
所以这可能就是我们20年215个同济人在不断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支教这件事情的意义。其实有可能并没有马上的改变,但是哪怕一点点的改变,都让我们的辛苦没有白费。
教育硬件设施水平提升了,教师资源仍有不足。
在这一年亲历支教和融入乡村的过程中,我最切身地体会是,孩子们和自己在变化,乡村教育因为社会的飞速发展也在不断变化着。第一方面是教育的硬件设施水平的确提升了,到了一个村庄,你会发现最好的一个建筑就是学校,所有的教室都按国家的要求标准化建设,但是教师资源仍然不足。另一方面是孩子们更加容易被网络世界所吸引,就像我们刚刚曹老师讲的一样,是含着手机出生的一代,导致他们不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关注课堂和自己身边的世界。还有就是,我们传统的暑假这样支教,虽然努力在填补教育资源的空白,但由于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能做的依然有限。
所以,我们想换个角度,不只是去简单地要求孩子们做这个不做那个,不只是只在暑假或者寒假才突然来关心他们,而是可以跟他们一直的保持这种紧密的联系。所以我们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设计,把孩子们所处的空间和环境变得更加舒适更加有吸引力,尽量的让他们在这个环境中,区别于端坐在自己教室上,变得更加自由自主,尽可能地去融入我们远程教学的功能。同时我们尽可能设计一些有趣的有挑战性的活动,让他们在投入智能手机上的时间,渐渐地投入到我们这些活动中来,并在这样的过程中完成对他们自信心自控力和其他能力素质的培养。
“筑梦空间”——支建+支教新模式的梦想教室
所以在过去的两年里,我们依托同济大学成立了“筑梦空间”工作室,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组织架构,让我自己没有想到的是,仅2018年1年就吸纳了83名来自同济大学各个学院的学生加入到我们的活动中,我们组成了4支实践分队,同时广泛联系社会上的公益资源以及同济大学的校友资源。我们在全国范围内广泛筛选条件合适的学校,开展这种支建+支教新模式的实践活动。截至2018年9月,我们在全国8个地方完成8间梦想教室的营建,开展了8次这样远程的实地的实践活动,开展了20余次远程的课堂活动,可以说是努力的想去实现我们一种长期教育帮扶的效果。
听上去很简单的事情,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却遇到了巨大的困难,由于条件的限制和交通运输的不便,整个梦想教室的木材的砍伐、搬运、打磨、木结构的搭建全部由队员们亲手完成。同时在我们的李庄,为了节约经费,我们主动选择在暑假三四十摄氏度这样的高温里面,住在教师的办公室里,住在学生的教室里,就是为了多节省下一点钱,给孩子们多添置一些科学实验器材,同时我们为了更多的把时间留给梦想课堂,我们连续几个通宵轮班进场施工,所以我们并没有把它视为一个简单的建筑,在里面融入了我们自己的心血和汗水。
除了实体空间外,我们还设计了一些教科书外的课程体系。试图通过这样课程体系的建立以及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我们希望自己可以成为这些孩子的另一种“老师”,让他们在教育教学的内容之外,可以建立起另一种的课程体系,自由地探索,自由地表达、自由地创造。最终通往自己梦想的彼岸。
其实梦想教室项目,包括我们的支教还很年轻。我们也在不断探索,可能有的想法有的尝试还很幼稚,还不成熟。但是我想今天介绍这些事情,主要是希望大家可以看到我们这一批95后的同济青年们,我们勇于尝试,勇于改变、勇于奉献自己,不计自己个人得失、其实在这样的过程中,教育本身就变成了双向的,教育的器量也改变了,这也是今天我以此为分享题目的原因,也是我最钦佩和敬佩的地方,也是我最想分享给大家的地方,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