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笋还是牛角,一位年轻人正用手机对它拍照;一位老者猫着腰正在端详悬在“秋千”上的房子模型;枫叶,蝙蝠还是蝴蝶,看起来像是3D打印的写意“昆虫”正飞出“蜂巢”屋……这是正在浦东民生码头8万吨粮库举办的2017年上海空间艺术季,每天这里游人如织,日均客流4千左右,周末排队常常超过两小时。空间艺术季由我校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李翔宁教授牵头策展。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八万吨仓库成了2017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秀场
10月15日,2017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在民生码头8万吨筒仓及周边开放空间开幕。曾为亚洲最大容量散粮筒仓改头换面,成为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主展场,这意味着又一座承载着众多上海人记忆的工业遗存,经过精心改造正式以“艺术生”的面貌面对世人。本届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由市城市雕塑委员会主办,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共同承办,展览为期3个月,免费对市民开放。
开幕式就在8万吨筒仓举行,上海市有关领导、我校常务副校长伍江、展览学术委员会主任郑时龄院士、主策展人李翔宁等出席。会后,李翔宁带领嘉宾参观了主展场并详细介绍了展览情况。
据悉,这届艺术季引进了世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机构和个人参展,他们中,有规划师、建筑师、设计师、艺术家和策展人,为市民提供了大量极具前瞻性、多样性、体验性、公众性的展品。展览首日接待参观者3000人次左右,其中有不少中老年观众,他们有些是附近的居民,不少曾在民生码头工作过的老员工也受邀前来。
8万吨粮仓这样转身
众所周知,上海正在打通浦江两岸,要让其成为市民可散步的滨江风景线。但是,先前沿着岸线的大量工业遗存如何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中扮演新的角色,如何不忘本来面向未来?上海将飞机库变成了余德耀美术馆、南市发电厂变成上海当代美术馆,8万吨仓库那片巨大的遗存向何处去?
黄浦江两岸有45公里长的岸线,民生码头的岸线总长937米。民生码头原为上海港散粮、散糖装卸专业码头,旧称英商蓝烟囱码头,始建于清光绪34年(1908年),是当年亚洲大型码头之一。1954年,蓝烟囱码头正式更名为民生路码头,70年代和90年代对粮食装卸区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改建。目前民生码头占地面积119,977平方米,现状保留建筑总量97,000平方米。
废弃20年,如今以怎样的面貌回归,上海市找到了同济校友、兼职教授柳亦春。双方一拍即合,通过整体改造,构筑开放空间,成为浦东文化艺术的新地标。但层高近50米的粮仓转型为展场,谈何容易!柳亦春在筒仓外立面加装了外挂自动扶梯,方便参观者上下。扶梯外形轻盈简约,与周边建筑融为一体,人们可乘坐扶梯一览黄浦江风景。他说,后期改造中,江边直上筒仓三层的粮食传送带被改造为自动人行坡道,从而建起一个从江边可直接上至筒仓顶层的公共通廊。配合艺术季的一期改造工程,8万吨筒仓目前已释放出1.3万平方米的室内面积,和北面沿江的257库部分室内空间组成1.6万平方米的展厅,可供200多个参展作品集中展示。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柳亦春说,8万吨筒仓是在“改造性再利用”原则下的一次积极尝试,怎样利用好巨大、封闭的仓筒,令其既保持原有外观,又能体现被赋予新的内容,是改造期间面临的最大挑战。通过现场的观察我们发现,柳亦春成功将挑战化作了“风景”。
展览的主题定为“连接:共享未来的公共空间”
李翔宁介绍,2015年的上海空间艺术季选择的是西岸艺术中心(从飞机制造车间转身而来),今年的艺术季依然选择老工业建筑,标志着上海市“文化兴市,艺术建城”理念的坚定不移。他说,这座高达48米的巨大筒仓,因多年废弃,沉寂至今。此次,经建筑师柳亦春的改造,筒仓不但重回公众视野,还被赋予了强大的艺术使命。
李翔宁说:“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展览连接历史和未来,让人们共享未来的城市公共空间。”正是在这一主题下,我们策划了4大主题展和12个特展。其中,主题展围绕“公共空间形态、社会文化多样、基础设施连接、上海都市范本”开展,既包含上海发展的内容,如上海城事、两岸贯通、文化点亮城市等,也有国际视野展项,如世界优秀水岸空间案例展、濑户内国际艺术节、全球建筑实践罗盘等。参观者可从老地标、老建筑中深入了解上海的历史,思考上海滨水空间和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方向,还能了解到世界各地的公共空间艺术。特展包括巴萨罗那馆、伦敦馆、拉斯维加斯馆、当代中国建筑特展、滨水空间特展、社会图景—来自城市内部的影像学等。
尤值一提的是,2017空间艺术季的实践案例展和联合展将优秀城市公共空间展示内容普及到市民身边,呼应艺术季主题,发挥作为城市问题讨论平台在全市各区的带动和交流作用。李翔宁说,为了更好地办好展览,我们数次深入社区调研,我们选择的10个实践案例展分布于浦东新区、徐汇、黄浦、虹口、静安、长宁、杨浦、金山八个区,选取社区、历史风貌区、滨水地区等城市公共空间改造项目,组织精彩纷呈的案例展示、主题论坛及市民互动活动。
其中,长宁区的“北新泾街道社区微更新:新泾•新境”,集中展示北新泾街道的更新案例,将实例与设想相结合,是可见、可用、可讨论的呈现;静安区的“生活大生产”,保留历史风貌,用当代艺术眼光重新定义空间、人、历史的关系,融合装置、活动和市集等互动性、参与性的艺术形式,引导市民和新业坊产生新灵感;虹口区的“2017城市微介入—公共空间艺术化”借助滨江贯通大背景,结合公共艺术介入滨江入口设计的案例,举行北外滩滨江公共空间系列论坛。此外,还有浦东新区的“缤纷社区案例展”、徐汇区的“双向辐射展”“为风貌而设计展”、金山区的“秀韵容慧展”、市规土局的“符号上海”和“两岸贯通案例展”等,各具特色,值得一看。
6个联合展包括2017首届中国城市公共艺术展、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公共视觉优秀作品双年展、陆家嘴滨江金融城公共景观装置展、国际高等艺术学院公共视觉艺术交流展、外滩艺术计划等与主题相关的各类展览。
展览如何观赏?
目前,展览正在进行中。
进入民生路3号,首先可以看到的是展品“数字金属”,通过三座构筑物——数字金属构建集中呈现数字化设计与建造所带来的变革;另一侧是雕塑家吴为山创作的“中国文人写意雕塑园”,他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为人生命题,指尖下淬炼出近五百件中国文化名人雕塑,汇成此园;名为“风律”的作品利用回收的金属材料,创作出大地艺术作品;6个名为“无题,长椅装置”的作品散布在室外空间里。
257库里是“木构与智构”“漫步环翠堂园景”“马列维奇视觉年表”“万象”及“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共享遗产保护之路”等特展区。公共艺术作品“凝聚”巧妙地利用了257库里的剩余空间,对不可移动的室内构筑物进行艺术化的装饰,使之成为一组由立体体块构成的室内公共空间的艺术装置,并与空间和展览产生互动关系。
筒仓一楼及其周边外部空间,策展人斯坦法诺•博埃里演绎“林中之境”,一个由350根高10米的圆柱围成的装置,错落有致,形成由外向内的内潜,代表着城市生活从忙碌至闲适的慢过程、慢动作。同在一楼的还有密斯•凡•德•罗基金会参展的展项;联合策展人北川富朗带来了“濑户内国际艺术节”,公众足不出“沪”,即可大饱眼福;联合策展人郭晓彦的“连接:空间的移动”,汇集了10余位当代国内外重量级的艺术家的作品。
从筒仓六楼,参展人苏丹、张荐、王宁展出了当代艺术建筑的作品—“仓声·品”,展品由1000个太阳能自发声的音箱、一千个不同的器皿及特殊的空间,组合成一个具有感染力的声场,场所被赋予新的寓意,光、声音引导着,粮仓就成为一个精神食粮的发生器。
筒仓七楼,是以上海都市范本为主题的一系列展览,包括上海城事、文化点亮城市、两岸贯通的主题展项。同一层楼还陈列着新村研究、上海空间研究与城市微空间复兴计划等七个版块。
筒仓的辅楼特展区也颇具看点。“与水共生:世界优秀水岸空间案例展”探讨了滨水空间成为城市公共生活的发生地的可能性,关注城市滨水工业锈带的再生及“弹性水岸”的设计;呈现中国当代建筑纷繁图景的“当代中国的多元建筑实践”、“社会图更景:来自城市内部的影像学”,两大特展汇集了60家建筑事务所的60多个项目。
李翔宁说,空间艺术展更是关于城市更新、空间、公共艺术的思考。我们如何更好地面向城市的未来?近年来,城市公共空间艺术探索的热情方兴未艾,渐渐成为艺术领域的热门话题。他表示,希望参观者在欣赏展览的同时,思考上海如何更好地建设世界文化大都市,为昔日工业文化的更好“蝶化”献计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