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学子荣获 “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

发布时间:2017-11-28来源:新闻中心浏览数:134

11月27日下午,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邀请第七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以下简称“市长奖”)和“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提名奖(以下简称“提名奖”)获得者到市政府做客,我校本科生、“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获得者赵永昭,我校研究生、第七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提名奖获得者范国鑫受邀出席。

“市长奖”经市政府批准,由团市委、市教委、市科委、市科协、市学联和市少工委共同组织实施,每两年举办一次。本届“市长奖”评选活动自今年3月启动,经过资格审查、函评、书面评审和现场问辩等环节,从74名优秀青少年入围者中评选出“市长奖”10名、“市长奖”提名奖10名。这20人涵盖了小学初中、高中中职、大学生、研究生和职业青年五个组别,年龄最小的11岁、年龄最大的35岁,平均年龄22.1岁;获得市级以上荣誉称号78人次、获得国际比赛奖项4人次,申请发明专利96项,在国际SCI收录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6篇。2003年以来,先后产生了72名“市长奖”获得者和67名提名奖获得者,从中涌现出一大批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俱佳的优秀人才,进一步推动了全市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塑造了积极向上、勇于探索的创新文化氛围。我校师生三次荣获该奖项,分别是汽车学院本科生张震(2007年)、汽车学院本科生陆巍(2010年)、我校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姚启明(2013年);三次获得“提名奖”,分别是土木工程学院教师丁文其(2003年),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本科生杨桐、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本科生黎响(2013年)。

赵永昭,男,1993年4月生,中共党员。医学院2013级临床医学本科生,中共党员,班长。矢志学习,成绩优异,专业成绩排名第一,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同济大学一等学习奖学金”等诸多奖学金。他坚持知行合一,在创新实践中表现出色。他作为负责人及主要参与者完成多个研究项目并荣获 “2016年第二十二届上海高校学生创造发明“科创杯”创新创业奖”、 “2017年同济大学第二届“卓越杯”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特等奖等诸多省部级、校级奖励。他专注临床科学研究,针对消化系统肿瘤标志物、肝硬化并发症发表SCI论文13篇,核心期刊论文1篇。在临床实习期间,他目睹大量门静脉高压病人因为缺少有效的无创性诊断方法而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时刻面临消化道出血的致命风险,于是他主动探究并和团队成功提出了一种新型无创性门静脉高压诊断方法并申请发明专利,实现了门静脉高压的无创性准确诊断。同时,面对临床中大量消化道肿瘤病人缺少有效的诊断和预后评估的生物标志物,他开展临床研究并使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发表相关论文。同时,针对目前临床中常用的内窥镜活检钳存在的取样“盲区”问题和费用昂贵问题,他主动找工科同学一同设计了钳头部可旋转式内窥镜活检钳等三项新型活检钳,并以第一申请人申请三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目前一项已经授权。他还乐于分享科研知识,组织热爱科研的同学组成科研学习小组,分享科研技巧及知识。同时受邀担任SCI 期刊Oncotarget(IF=5.008),Abdominal Radiology(IF=2.189),Spine(IF=2.439)审稿人,国际期刊BAOJ Orthopedics审稿人,国际期刊EC Orthopedics编委。

范国鑫,男,1993年10月生,共青团员,同济大学-哈佛大学联合培养博士一年级,同济大学励志之星,同济十院临床医学院团学联前主席,社会实践校级优秀个人。他以年级第一成绩获得2016年博士新生奖学金,拥有发明专利10项,参编专著1本,一作/共一SCI论文38篇(I区以上杂志6篇),获国家级奖3项/市级奖9项,所研发的新型定位导航系统获得FDA批准应用于临床,被同行评审称为“Excellent study”,不到半年已帮助全国10家医院246例患者减缓了病痛,新增经济效益300万元人民币,净利润为71.78万元,得到中国工程院孙颖浩院士和国际脊柱微创协会侯任主委的一致推荐,荣获“科创杯”“上汽教育杯”“卓越杯”等各大型创新比赛的最高奖项,陈嘉庚青少年发明奖一等奖(14年来第4次出现最高奖),在连续三届“挑战杯”上斩获佳绩,被上海市科委和教委联合授予为 “明日科技之星”。他立志当“执柳叶刀镌刻仁心,于脊梁骨谱写仁术”的脊柱外科大夫,以最年轻学者身份入选为北美脊柱外科学会委员,并主持了2017世界骨科创新大会,先后5次受邀在大型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言,并获得全国优秀青年医师论文第一名,以医工结合之长走出了一条服务于临床、造福于患者的科技创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