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专家束昱谈学习十九大报告的体会:美丽中国,顺自然而行之

发布时间:2017-12-19来源:新闻中心浏览数:112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他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我觉得总书记的这些论断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使命感。目睹我国快速城镇化、乡村环境的恶化(农村的土地、水体、空气、生态、文化、景观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带来的种种苦果,像城市看海、洪涝滑坡等等,脑子里时常想起我国古代的居住智慧,依山傍水的干栏式民居,八卦沟、福寿沟,还有会自己排水的明城墙、从不被淹的故宫,可以说我们的祖先深谙“天人合一”的智慧,把日常栖居变得充满诗意。


干栏式建筑是山水共生的居住范例

干栏式居住在河姆渡文化中就很普遍,后来这种居住模式广泛分布于长江、淮河及黄河流域。那时,水洼遍地,干栏式建筑高高的吊脚很和谐地与广大的水域相处(那时,没有今天这样到处都是堤坝拦水)。

直到今天,在鄂西、贵州、云南等地还广泛地分布干栏式民居,反映的是先民们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是与山水和谐共居的日常。

干栏式民居(建筑)是一种在木(竹)柱底架上建筑的高出地面的房屋,是南方山区少数民族的建筑,俗称“吊楼”“干阑”等。

                     西江苗寨



                        西江苗寨夜景


湖南凤凰沱江、贵州山区的吊脚楼广泛分布,是苗族古民居的代表。吊脚楼依山傍水,随地而建,上下两层,上下穿枋,在江边、坡上形成一道道独特的风景。傣族生活在亚热带,“多起竹楼,傍水而居”,村落都在平坝近水处,小溪畔大河边,湖沼四周,凡是翠竹环绕、绿树成荫的地方,一定有傣族村寨,大的两三百户,小的一二十家。西南地区,干栏式建筑在哈尼、景颇、僳僳以至苗、瑶、黎各民族多见。这样的吊脚楼,洪水来了不怕,炎蒸暑湿不怕,栖居变得诗意。

鄂西咸丰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2011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人李坤安说,吊脚楼比水泥房子实用。吊脚楼里,包谷(玉米)、黄豆随便放也不长霉,因为透气;吊脚楼不需要空调,它就是个大风箱;山里湿气重,住吊脚楼的也没听说谁患风湿;榫卯结构的吊脚楼抗风、抗震,木料好一点的,住两三百年没问题。

关键是,山边的吊脚楼都为山洪留足了通道,因为它占地少,特别是对河流的天然岸坡没有影响,有利于保护河畔的生物栖息地。古建专家张良皋认为,鄂西、湘西、云贵及渝东的吊脚楼遗存,完全可以捆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人与生物可以各取所需,相得益彰。吊脚楼对长江、钱塘江等水患频繁地区、沼泽地带的开发,对中州大平原的开发,对西南山区、河谷滩涂的开发和中华席居文化的形成意义重大。他说,澜沧江的季节性泛滥并不影响在吊脚楼上的傣族同胞“安居”,汛期一过,傣族人立即“乐业”。他说,长江中下游许多“分洪区”“行洪区”,居民早该采用吊脚楼。被“沙漠化”“盐碱化”所困的中州大平原,民居如果恢复商朝的吊脚楼,那么,黄河的定期泛滥,正是大自然送水、送肥、送泥的盛举。张良皋说,我们完全可以把明日之城市规划为“干栏化城市”。


八卦沟、福寿沟则是古代城市导水大智慧

科技如此强大的今天,我们常常“城市看海”,古代的生活在城区的人们遭遇洪水怎么办?

八卦沟是福建泉州老城—鲤城区的排水系统,起于唐,成熟于明朝,由濠沟、暗渠、池塘逐渐连接而成的城市排水系统。八卦沟主支沟总长达9500米,规模宏大。沟的大濠两岸,皆叠砌筏形堰岸。这种筏形堰岸是宋代建筑特点,能承载、负重,至今不变形不坍塌,再大的水都顺畅流过。

明孝宗弘治十一年(1498),御史张敏主持大规模疏浚,按八卦与方位相配将城里沟渠分为东离、西坎、南乾、北坤、东南兑、西北艮、东北震、西南巽,每个方位放置相应的八卦瓶,故民间亦称其为八卦沟。

八卦沟布局合理。泉州城厢地势北高南低,形成“金交椅”形,整个排水系统就是按地势划分为金交椅背外的东北区和西北区,金交椅内的城内中心区,金交椅前的南区。四区因受地势影响,互不通联,但各支沟都有出水口,汇入外城濠,最终导入晋江出海,形成一套完整的排水系统。

奇的是沟池配合。历代泉州主政者,都将城内沟渠与城内外池塘连成一体加以修缮,发挥联动作用,排泄功能强大且巧妙。《泉州府志》载,清朝乾隆时城内大池塘11座,肃清门外的大池塘周长4里。城内外大小池塘近50个,平日纳雨水,大雨滞洪水;塘满溢,则通过明沟暗渠导入八卦沟支沟,或出水关排入外濠。再加上,护城濠也被用了起来,洪水来时,7城门水关一开,八卦沟里的水就进了外城濠,城防蓄洪一举两得。

福寿沟是赣州一处地下水利工程,修建于北宋时期,修建者是水利专家刘彝。赣州也泉州一样,是座水洼子。刘彝它根据州城地形走势、街道布局特点,采取分区排水的原则,建成了两个排水干道系统,因为两条沟的走向形似篆体的“福”“寿”二字,故名“福寿沟”。

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赣州知军刘彝经过实地踏勘、反复思考,提出了根据城市地势西南高、东北低的特点,以州前大街(今文清路)为排水分界线,西北部以寿沟,东南部以福沟命名。刘彝从城市地理位置,山形地势上因势利导,把城市排水系统规划设计成集城市污水、雨水排放、城市诸多池塘蓄水调节雨水流量、调节城市环境空气湿度、池塘停积淤泥、减少排水沟的淤积、池塘养鱼、淤泥堆肥的生态循环链系统;又从城市风水学的角度,把福寿二沟线路走向设计成古篆体之形,“纵横纡析,或伏或见”,作为赣州龟形城的龟背纹嵌在龟背上,充分考虑了赣州城的永固、人民的福祗,也寄托了他的美好愿望。


                      团城排水系统


至今,这些沟渠还在老城里发挥作用,所以“老城不怕水”名声也越传越远。你若是到了赣州老城,一定要去看看那些排水孔、水窗,其设计充满了智慧。比如水窗,刘彝为了保证水窗内沟道畅通和具备足够的冲力,采取了改变断面,加大坡度等方法。有专家曾以度龙桥处水窗为例计算,该水窗断面宽1.15米、高1.65米,而度龙桥宽4米、高2.5米,于是通过度龙桥的水进入水窗时,流速陡然增加了2~3倍。同时,该水窗沟道的坡度为4.25%,是正常下水道采用坡度的4倍。于是,水窗内便形成强大的水流,带走泥沙,排入江中。

福寿沟综合集成了城市污水排放、雨水疏导、河湖调剂、池沼串联、空气湿度调节等功能,甚至形成了池塘养鱼、淤泥作为有机肥料用来种菜的生态环保循环链。加上定期清淤疏浚,2010年6月21日,赣州市部分地区降水近百毫米,老城区“没有一辆汽车泡水”。此时,离赣州不远的广州、南宁、南昌等诸多城市普遍“城市看海”。


皇城宫殿的择居智慧

你什么时候听说过老城墙被水冲塌了、故宫淹水了,地震震塌了宫殿?为何南京明城墙挡在山坳处却安然屹立600年,北京故宫建成500余年却无涝灾、不被震倒?

2017年6月10日,南京发布暴雨红色预警。截至下午6时40分,南京站日降雨量已经达245.1毫米,创下1951年以来日最大降水量气象纪录。倾盆而下的雨水渗入历史悠久的南京紫金山龙脖子段明城墙墙体内,经由其排水系统喷吐而出,形成了独特的“龙吐水”景观,场面十分壮观。不明就里的市民说明城墙出现裂缝需要维修了,管理部门快点动起来吧。对此,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副书记曹方卿说,市民不用担心,太平门段明城墙是包山墙,山上大量的雨水淌下来,必须要通过城墙自身建造设计中的排水系统向外排水,否则积水长期得不到排放,土石方吸水饱和后,容易引起山体“肚子发胀”,造成塌方,从而破坏明城墙。原来,太平门城墙地处山坳,内侧积水在龙脖子汇积,城墙内部有自排水系统,古人在建城墙的时候他们在城墙内部密布一些毛竹作为排水设施。

2012年7月21日,北京逢61年来最大暴雨,北京不少城区淹水,可是故宫安然无恙。你进故宫,就会发现千龙吐水,那是“螭首”在奋力排水,然后你就看到水有的就吐到下面的水槽里。这就是进明沟、再就掉“钱眼”,水就顺着钱眼下面的暗渠,流到水闸然后流进金水河。


                  故宫大殿台阶上的螭首


紫禁城(1403-1424年)占地72公顷,宫殿建筑连檐接栋,地面大都为砖石铺设,设有完整排水系统,加之历年的掏挖养护,五百余年来几乎不见暴雨积水记载。

宫城内利用自然坡降设计营造了纵横交错、主次分明、明暗结合的庞大人工排水网络,包括干沟、支线、涵洞、沟眼等众多排水设施。

还有,600年来,北京周边地区发生过大大小小的200多次地震,而故宫却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为什么能?最近,英国一家电视台演示了故宫屹立不倒的秘密:原来是因为独特的榫卯结构和柱础的减震作用。报道说,实验强度进入9.5级以及更高烈度,这是有记载以来最高的地震强度,相当于200万吨TNT炸药的当量。10.1级!摇晃得越来越剧烈。

然而,故宫模型晃动了很久,但仍然稳稳当当地站在原地,只是发生了轻微的位移。专家认为,故宫建筑所采用的斗拱结构,如同汽车里的减震器,同时很重的屋顶也提供了一个反作用力,向下压,下面的灵活组件就可以立于震动之上。因为石头柱础,木柱没有固定在土里,有了一定的摇晃空间,便避免了折断,整栋房屋便不会倒塌了。这种“柔韧”是中国古建筑的普遍特点,于是,故宫600年不倒,其它建筑也从一次又一次的地震中保留了下来。

天人合一,生态宜居,必须顺其自然而行之,这样美丽中国可期矣。